≡Costus zerumbet Pers. Syn. Pl 1:3. 1805.
植株高2-3m。叶柄长1-1. 5cm;叶舌长5-10cm,外被毛;叶片披针形,长30-60cm,宽5-10cm,基部渐狭,边缘具短柔毛,先端渐尖并有一旋卷的小尖头,两面均无毛。圆锥花序呈总状花序状,下垂,长达30cm;花序轴紫红色,被茸毛,分枝极短,在每一分枝上有花1-2 (3) 朵;小苞片白色,先端粉红色,花蕾时包裹着花,椭圆形,长3-3. 5cm;花梗极短;花较大;花萼近钟形,长约2cm,白色,先端粉红色,一侧开裂,先端又齿裂,宿存;花冠筒较花萼为短,裂片长圆形,长约3cm,白色,先端粉红色;侧生退化雄蕊钻状,长约2mm;唇瓣匙状宽卵形,长4-6cm,先端皱波状,黄色并有紫红色纹彩;雄蕊长约2. 5cm;子房被金黄色粗毛;腺体长约2. 5mm。蒴果卵球形,直径约2cm,被稀疏的粗毛,果皮上具显露的纵棱,先端常冠以宿存花萼,成熟时朱红色。种子有棱角。花期:花期:4-6月;果期:7-10月。。
产地:西涌 (张寿洲等SCAUF1020) 、七娘山、南澳 (张寿洲等4447) 、梧桐山、塘朗山。生于山地林下,海拔20-100m。
分布: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香港、澳门、海南、四川和云南。印度、斯里兰卡、孟加拉国、缅甸、泰国、老挝、柬埔寨、越南、马来西亚、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。
用途:庭园绿化植物。根状茎和种子药用,有健脾、暖胃、燥湿、散寒的功能,可治消化不良和呕吐腹泻等。
本市常见的栽培品种有